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太陽系或再現第九大行星 


美國天文學家邁克爾 · 布朗 (美聯社)

畫家根據科學家的描述,繪出“九號行星”想像圖。 (路透社)
    太陽系或再現第九大行星
    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邁克爾 · 布朗二十日發表文章說,第九大行星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可不是要拯救已被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的冥王星,而是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
    本報綜合報道
    (新華社/中新社/中央社/新華網)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邁克爾 · 布朗和康斯坦丁 · 巴特金當地時間二十日在《天文學雜誌》發表文章稱,天文學家發現了“強有力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外圍存在一個遙遠但質量很大的天體,其特徵符合現有的行星定義。
    布朗曾因在二○○五年發現鬩神星導致冥王星慘遭降級而被稱為“冥王星殺手”。現在由他提出發現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格外引人關注。
    據《科學》雜誌網站報道,布朗和巴特金對於這顆“九號行星”的存在表現出十足的信心。他們是從海王星軌道以外六顆已知天體奇特的聚集方式中推測出那顆行星的存在。消息介紹說,這六顆小天體的軌道近日點都聚集在一起,天文學家認為,這一現象“碰巧”發生的可能性祇有百分之○點○○七。
    繞太陽一周需萬年
    在排除其他可能性之後,科學家認為,是一顆質量相當於地球十倍、冥王星五千倍的行星使得這六顆天體進入到了奇怪的橢圓軌道,與太陽系的軌道平面相傾斜。路透社消息稱,這個神秘的行星如果存在的話,應該位於太陽系邊緣,其運行軌道和太陽的最近距離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二百倍。它圍着太陽繞行軌道一周需要一萬到兩萬年。
    儘管目前這顆行星的具體位置還比較模糊,但這一發現已經引發天文學界的高度關注,甚至可能激發學家的尋星熱潮。“如果這被證明是正確的,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大寫的‘如果’,我想像不出還有甚麼發現會比它更加重要。”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行星科學家格雷戈里 · 勞克林說,“令人興奮之處在於,這顆行星是可以被探測到的。”
    冀五年內找到此星
    《洛杉磯時報》也在消息中說,如果“九號行星”的存在能夠被證實,將會改寫我們對太陽系的原有定義,並幫助科學家探索之前那些未解之謎的答案。
    巴特金說:“這是一百五十年來,首次有確鑿證據證明太陽系內人類對行星數量的‘普查’是不完全的。”他認為,“九號行星”將幫助科學家解釋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許多天體和碎片的奇怪特性。布朗稱,如果該行星確實存在,將是名副其實的第九大行星,希望在五年內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它。


資料來源:澳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