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冥王星為何被“降級”
| ||||||||
| ||||||||
|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火星計劃5年實現“繞落巡”
我火星計劃5年實現“繞落巡”
中國計劃探測火星,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原民輝十九日在《國際太空》雜誌和《衛星應用》期刊聯合主辦的年度全球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中國火星探測項目正在立項,首次發射有望實現“繞、落、巡”三階段探測任務。《國際太空》雜誌主編龐之浩透露,中國火星探測時間點可能在二○二○年。
本報綜合報道
(香港中通社/人民網)
堪比科幻大片
人民網十九日報道,發佈會現場播放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製作的中國火星探索影片《探索啟程》製作精良,堪比科幻大片。
事實上,中國對火星探測的探討和計劃由來已久,二○一一年十一月,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曾搭乘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但未能按計劃實現變軌。印度首顆火星探測器“MOM”其後於二○一四年九月安全進入火星軌道,使該國成為亞洲首個擁有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同年十一月,中國火星探測系統在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暫時落後印度
中國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曾於二○一四年五月呼籲,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落後於印度,中國科學家有技術能力在二○一八年實現“既能繞又能落”的火星探測,希望中國盡快開展火星探測。他希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能同時創新地實現火星繞、落探測,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國家能在一次火星探測中完成這兩項任務,“能一步走到國際先進的行列上去”。
因有其他任務
火箭專家龍樂豪院士也認為,中國無論從火箭、探測器還是測控條件來說,“去火星沒有任何問題,之所以沒有及時幹,是因為我們還有其他任務”。他認為,以中國現有條件,完全有能力發射一個比印度“曼加里安”號大得多的探測器,他指中國的火星探測方案可能不止發射一個小衛星,而是一次實現繞、落和行走的“一箭三期”。
據悉,日本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曾於一九九八年發射,但五年後未能到達火星軌道。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