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悽慘!海地物價飛漲 窮人吃泥餅充飢


海地用黃泥土制作泥餅的作坊

黃泥土制作泥餅

大片的黃泥土餅

海地街頭販賣的泥餅
 
到了午飯時間,海地人查倫·杜馬一家吃不上大米、麵粉和蔬菜,只能吃當地一種泥製餅乾充飢。

  美聯社08年1月30日報導,隨著食物價格飛速上漲,像杜馬家這樣居住在貧民區的海地家庭每天連一盤米也買不起。這種用特有黃泥土曬成的『餅乾』成了他們一日三餐的主要食品。

  16歲的杜馬有一個1個月大的兒子。她說,食用泥餅乾常讓她肚子痛,『我餵奶時,我的兒子有時也會出現類似疝氣痛的症狀』。

  這種泥餅乾用黃泥、食鹽、植物油或人造黃油混合制成,海地人稱之為『特雷』,價格5美分一個。美聯社記者嘗了一口『特雷』。他說,這種餅乾口感『細膩』,舌頭一接觸餅乾就能嘗到一股潮味。吃下幾小時後,嘴裡還殘存有一種難以忍受的泥土味道。

  在海地,制作『特雷』的泥土常被孕婦和兒童用作抗酸劑和補鈣食品。

  有美國專家認為,孕婦食用泥土有助於增強子宮內胎兒的免疫力,以抵御疾病。不過,泥土中的寄生蟲和毒素也會對人體產生致命影響。

  當地醫生說,長期依靠泥餅乾維生會導致營養不良和腹瀉。在海地,營養不良較為普遍,5個5歲以下兒童中就有1人死於腹瀉。

一片片的泥餅擺在地上晒乾,如果不說很難看得出來,這種圓餅竟然是由泥土做成的。海地婦女小心翼翼的擦拭這些泥餅,一旁肚子餓的小朋友拿起泥餅就往嘴裡塞,對買不起白米的窮苦人家來說,泥餅可是保命的食品。

一位海地小朋友說:「當我媽媽沒煮飯的時候,我就吃很多泥餅,如果她有煮的話,我就吃的比較少。」

海地去年遭受颶風及洪水侵襲,導致糧食缺乏、物價飛漲,一瓶560CC左右的白米要價50元美元(約新台幣1600元),當地的窮人實在買不起,只好以黃土加上鹽巴、蔬菜油製成圓餅來果腹。

當地人盛傳這種泥餅有豐富的鈣質,可以壓抑飢餓感,許多人不但自己吃,還拿到市集販賣。儘管海地政府也呼籲,吃這種泥餅會影響健康,但貧窮的民眾饑腸轆轆,實在別無他法。

海地位於加勒比海北部,北瀕大西洋,南面與古巴和牙買加隔海相望,是個不到2.8萬平方公里土地、800多萬人口的島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海地也是西半球嬰兒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四成兒童不能按時接種疫苗。

  04年遭暴雨和特大洪水侵襲,共造成近二千人死亡,數百人失蹤,破壞做成經濟蕭條、失業率高,加上政治危機不斷,強姦案和犯罪率非常高,社會秩序動盪,內亂此起彼伏。應聯合國要求,2004年12月,中國向海地派出一支有125人組成的維和警察防暴隊(中國第一支赴國外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防暴警察部隊),不同的國家和機構捐出錢和物資幫助重建海地。到去年07年亦遭受颶風及洪水侵襲,導致糧食缺乏、物價飛漲,一瓶560CC左右的白米便要50元美元。由於其食品來源主要靠進口,食品價格已經上漲了40%,海地百姓無法下只有食泥餅為生。
「泥餅」的圖片搜尋結果「泥餅」的圖片搜尋結果「泥餅」的圖片搜尋結果「泥餅」的圖片搜尋結果

津巴布偉 又名 辛巴威 是如何從經濟強國淪為最窮國家的?

辛巴威是如何從經濟強國淪為最窮國家的?
辛巴威共和國,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辛巴威人口共有1306萬。
辛巴威在1922年時成為一個英屬自治殖民地,但辛巴威因其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很快,尤其是農業,成為非洲有數的農業大國,而且他是非洲工業較發達的國家。1980年辛巴威獨立時,在非洲南部經濟實力僅次於南非,工業類別齊全,農業更為強勁,素有非洲「麵包籃子」的美譽。當時,津元兌美元匯率為1:1.47。
1978年,在國際制裁與黑人武裝運動的交相夾擊下,白人政府終於被迫妥協,在1980年時舉行了該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主選舉,羅伯特·穆加貝與他領導的辛巴威非洲國家聯盟(ZANU)獲得了3月國會大選的多數票,取得政權。在國家政權順利轉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後,於1980年4月18日辛巴威共和國正式獨立建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world/6zpee3.html
雖然辛巴威的國政已經轉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貝總統通過暴力將歐裔的土地沒收。20世紀末期,動搖經濟,許多基礎民生需求匱乏。2000年開始,辛巴威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時代從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為理由,進行土地改革,強制沒收大部分白人擁有的土地。此舉造成境內大量白種農人出走,經濟陷入混亂。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結構調整改革,歐美削減對外援助,以及第二次剛果戰爭的拖累,非洲國家經濟、社會陷入混亂,辛巴威經濟開始走向下坡路!
1980年後,進行了「土改」,大部分良田成為了當權者囊中物,部分良田分給了穆加貝家族和他的親信,而後驅逐和謀殺農場主和農場僱工,導致辛巴威引以為傲的農業和菸草業一夜回歸解放前!在總統穆加貝的領導下,辛巴威的經濟從2000年到2008年收縮了50%,同時腐敗橫生和貧富差距拉大。辛巴威的基尼係數可以排在全球前十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world/6zpee3.html
2008年2月,通貨膨脹率達165,000%;2008年6月,通貨膨脹率達200,000%,該國央行並於2008年7月21日發行面值1,000億元的辛巴威元鈔票。辛巴威從2008年8月1日起貨幣改制,100億舊辛巴威元相當於1新辛巴威元。2011年,被評為世界上通貨膨脹最高的國家。
2009年1月,津央行發行了100萬億面值的津元紙幣,雖然面值並未高於1946年匈牙利發行的貨幣帕戈(1帕戈相當於1億兆),但匈央行卻沒把20個「零」印到紙幣上,100萬億津元由此勝出,成為世界上含「零」最多的鈔票。不過,僅3個月後,津央行宣布廢除當地貨幣,改流通美元、南非蘭特、英鎊等外國貨幣,萬億大鈔同津元一道被打入舊貨攤,從此成為旅遊紀念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world/6zpee3.html

面額很大然而大部分不值錢的10種鈔票

面額很大然而大部分不值錢的10種鈔票

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大面額人民幣?今天壹讀君(微信:yiduiread)給你盤點人類發行過的面額最大的紙幣top10,如果有更厲害的,野湖茬架,歡迎來約。
鞋兒破帽兒破的值班壹讀君丨婷婷
1.匈牙利:100,000,000,000,000,000,000帕戈

帕戈,是匈牙利的舊貨幣,在1927年1月21日到1946年7月31日這段期間內流通,在短暫且迅速貨幣貶值之後被福林取代。1946年,匈牙利陷入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通貨膨脹泥潭。當時,匈牙利政府發行了最大面額達到10的21次方的帕戈。廢除後和福林對換價格為1福林比4×10的29次方帕戈。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k2p6v.html
2.南斯拉夫:5000億第納爾
1993年南斯拉夫發行的世界上最大面額的紙幣500000000000(伍仟億)第納爾。其實,南斯拉夫國名1992年便已成為歷史,原南斯拉夫僅存的兩個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繼承南斯拉夫的國家、國際法和政治主體性,所以紙幣上仍印著「南斯拉夫」的國名。

3.德國、希臘、辛巴威:100萬億紙幣
一戰結束後, 德國作為戰敗國要支付巨額戰爭賠款,開足印鈔機,導致1923年德國發生惡性通脹。1923年10月26日和1924年2月15日分別發行了兩種100萬億(10的14次方)馬克紙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k2p6v.html

△沒找到100萬億,這是1923年10月15日德國發行的2000億馬克
希臘:1944年11月3日希臘發行了100萬億德拉克馬紙幣。

△面額可以看到阿拉伯數字100和希臘文壹佰萬億德拉克馬。
辛巴威:100萬億辛巴威津元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k2p6v.html

2009年1月,辛巴威儲備銀行發行了一套當時世界上面額最大的新鈔,這套以「萬億」為單位的紙幣,包括10萬億、20萬億、50萬億和100萬億津元四種,嚴格來說前幾個能排到top5-7。100萬億津元,幣值最低時,一個麵包都買不到。
辛巴威幣是人們吐槽最多的大面額紙幣,但辛巴威目前法定流通的貨幣有九種,2009年4月,津政府宣布,不再流通本國貨幣,成了沒有主權貨幣的國家。
4.國民政府新疆銀行:60億法幣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11月4日本是一個普通的星期一。但人們一覺醒來後發現,一種被稱為「法幣」的紙幣取代銀制貨幣成了市場交易的主角。中國的「白銀時代」終結。到1948年8月19日改發行金圓券,三百萬元摺合金圓券一元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k2p6v.html

△這是1949年國民政府新疆銀行發行的面額為60億元的紙幣,在當時的市場上只能買到70餘粒米,摺合現在的人民幣不到一分錢。
5.土耳其:2000萬土耳其里拉

1923年土耳其建立共和制之初,土耳其里拉幣值比美元還高,後來土耳其里拉一再貶值,領取最低工資的土耳其工人,每月可領到7張2000萬土耳其里拉的紙幣。2005年1月1日起開始啟用新土耳其里拉。1,000,000舊土耳其里拉兌換1新土耳其里拉。
6.泰國、義大利:50萬面額紙幣

50萬元泰銖為2002年蒲美蓬國王與詩麗吉王后金婚紀念發行的紀念鈔。該紀念鈔只發行了1998件。
義大利:50萬義大利里拉↓

由於五十年代以前的幾次貨幣貶值,義大利從六十年代後期開始發行50000、100000里拉,到1997年又發行了500000里拉的鈔票。2002年元月後義大利開始使用歐元,里拉正式退出流通。
7.美國:10萬美元

美國歷史上曾印製和發行的最大面額美元,10萬美元大鈔。1929年,美國開始印製面額10萬美元的鈔票,當然這不是因為通貨膨脹,主要是為了便於銀行和聯邦政府之間進行金融交易,而不是在民間流通。1969年,美國總統尼克森下達行政命令,正式停止印刷面額為10萬美元的鈔票,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有組織犯罪和洗錢。
8.韓國:50000韓元

韓幣紙幣有1000韓元、5000韓元、10000韓元、50000韓元四種,順便說一下,在為數不多的女性圖案的紙幣上,50000韓元正面圖案是女書畫家申師任堂。
9.人民幣:伍萬元

1948年12月發行第一套人民幣,第—套人民幣不但品種多,且版式、號碼、顏色、紙質及印刷質量參差不齊,第—套人民幣共發行了12種面額,62種版別。收割機版50000元在五年前市場價100萬以上,回去找找說不定能在二環里買半個衛生間。
10.汶萊、新加坡、比利時、日本:10000紙幣

2002後歐元發行,比利時法郎現也已經停止流通。1歐元約等於40.3399比利時法郎。

新加坡元最大面值是10000元一張的,查查匯率你可能會嚇一跳。

汶萊的貨幣均是由澳大利亞生產的塑料鈔,也是所有國家塑料鈔中面值最高,價格最高,印刷最好的國家。汶萊該版鈔票最高面值為10000汶萊元,摺合人民幣50000元左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k2p6v.html

日元流通中的紙幣面值有1000元、2000元、5000元、10000元。
壹讀君(微信:yiduiread)在找資料的時候,看到了世界上面值最小的紙幣:0盧比。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k2p6v.html




世界史上發行過的5張超大面額貨幣


世界史上發行過的5張超大面額貨幣,2000萬乃小兒科

土耳其里拉——2000萬(見下圖1
2001年2月,各黨派組成的土耳其聯合政府在治國方略上出現重大分歧。消息傳出,投資者信心頓失,席捲資金而去,直接誘發了已經千瘡百孔的金融秩序的崩潰。土耳其里拉似於陡坡上剎車失靈一般狂跌不止。
2001年,最大面額的2000萬紙幣發行。以1美元兌換160萬里拉計算,此土耳其史上最大面額貨幣約合12.5美元。
如此,倒霉的普通老百姓不得不與百萬、千萬乃至億萬這樣的巨額數字結下「莫逆之交」,上一趟衛生間25萬里拉(最小的紙幣單位),買一斤牛羊肉1750萬里拉,親朋好友開一次葷,貨幣需以億計……
2005年1月1日,新土耳其里拉以1:100萬的兌換比例正式啟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3qm42.html
南斯拉夫第納爾——5000億(見下圖2
震盪世界的東歐劇變,使得命運多舛的南斯拉夫在多民族衝突及聯合國制裁等數重因素制約下,走向崩潰,並引發了早已趨於決堤的惡性通貨膨脹。
1992—1994年間,其日通脹率65%,約合每34小時物價翻一番。
1993年底,最大面值5000億誕生。(此時南斯拉夫早已不復存在,但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宣布繼承南斯拉夫政治主體,願履行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的所有國際義務,故紙幣上仍刻印前國名)
德國馬克——100萬億(見下圖3
1923年1月,在駁回德國延期支付賠款的請求後,法、比兩國軍隊占領了德國魯爾工業區。本就憤恨難平的德國政府決定「消極抵抗」,停止支付賠款,企業礦山一律停產停工,企業主的損失由國家補償,失業工人由國家救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3qm42.html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魯爾危機」造就了「名垂青史」的惡性通貨膨脹,馬克如脫韁野馬般狂瀉不止。1923年1月,1美元可兌換18000馬克;至8月,已飆升為460萬;而10月21日則沖抵歷史最高點,達400多億馬克。300多家造紙廠和2000多架印刷機日夜不停地趕工,仍不能滿足需求。
此情此景之下,100萬億的最大面額馬克橫空問世。
在這個德國經濟瀕於崩潰的特殊歷史時期,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1923年11月,時任德意志工人黨黨魁的希特勒,發動了旨在奪權的慕尼黑啤酒館暴動。雖以失敗告終,但其積蓄了力量,宣告了存在。
辛巴威元——100萬億(見下圖4
2009年1月,100萬億的最大面值津元問世(共14個零)。十年不足,1美元與津元的兌換比例由100直入雲霄般狂躥至10的31次方,辛巴威元徹頭徹尾的淪為了垃圾貨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3qm42.html
源於此,2009年4月,津元遭棄用後,美元、南非蘭特、波札那普拉、歐元、英鎊開始作為法定貨幣自由流通,隨後數年間,澳元、人民幣、日元、印度盧比又加入到津國法定貨幣體系。至此,這個1980年獨立的非洲內陸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九種貨幣共存的國度,但獨缺本國貨幣。
追根溯源,21世紀初的激進土改當屬罪魁禍首。強行沒收白人農場主的土地分配給不善經營的「黑人兄弟」後,國之支柱——農業持續萎縮,且後續效應,如西方多輪制裁、外資爭相出逃等輪番上演,終鑄辛巴威之通貨膨脹無限沖天。
匈牙利帕戈——1萬億億(見下圖5
二戰後的匈牙利滿目瘡痍、百廢待興,長期戰爭所導致的巨大經濟創傷對通貨膨脹的災難性影響在不當政策之下,如洪水猛獸般爆發了。1945—1946年間,其日通脹率達207%,物價每15小時翻一番。如此駭人聽聞之速,怎是普羅大眾承受得了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3qm42.html
紙幣最大面額亦由1000飛躥至1萬億億(10的20次方,僅合0.2美元),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歷史上最高面額的已發行鈔票,而此貨幣的辨識乃是通過兩行字母文字呈現的。
除以上之外,世界上還曾有其他一些貨幣飽受惡性通貨膨脹之苦,如秘魯印蒂(最大面額1000萬)、玻利維亞比索(最大1000萬)、波蘭茲羅提(最大200萬)……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3qm42.html